香包的起源
我國農曆的五月五日,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過端午節,而在所有的端午的習俗中,最富於靜態美和溫馨氣息的莫過於製作和佩戴香包。以往由於醫藥不發達,人們就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,艾草,菖蒲研成粉末,用布包起來戴在胸前,利用它散發出來的香氣使夏天的虫菌不來侵擾,這就是香包的起源。 香包本身其實只是一個把香料包起來的布包而已,但是由於古代婦女人人都做得一手好針線,所以香包的製作越來越精緻,也越來越有可看性。尤其是經由一針一線縫製出來的香包,更蘊涵了一分深摯情意。把它當做禮物送人,那份溫馨,就不是一張問候卡可以代替得了的。 香包又叫香囊,也叫馨香。它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呢?五月俗稱毒月,根據風土誌記載,農歷五月五日為陽極之日又叫中天節,有製造各式各樣避邪物的風俗,而在荊楚歲時記,也記載著每逢端午節這一天,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狀,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,來避除一些有毒的東西,另外風俗通上面記載,用五色彩線繫綁在小孩子的手臂上,可使他長命百歲,叫它做長命縷。 慢慢的這兩項風俗逐漸合而為一,演變成用五色彩線繫著一個裝滿艾草,雄黃和檀香粉末,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給小孩掛著,防止毒虫侵擾,有袪毒避邪的功用,並成為一種保命吉祥的象徵。於是就此確定了香包的地位。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裡,做香包是婦女們表現女紅手藝最佳機會。從香包圖案和繡工可以看出製作者的手藝。香包的意義 有些地方還有新嫁娘贈送親友香包的習俗,國人認為新娘子帶有喜氣,由她親手做的香包,更能袪邪解毒,所以在她新婚的第一年的端午節,新嫁娘必須縫製香包分送親友,這一送,少說要送一,二百個,除了送給親友之外,當然多半還是送給小孩子們佩戴,這是出自上一代對下一代的關愛,希望兒童能夠順利成長,諸邪遠避,同樣地也可以送給長輩以示尊敬和孝思。 至於送給情人的香包含意就更深遠了,一針一線都蘊涵了無限柔情。在以前,婦女們在子女情人要出遠門時,都會縫製香包讓他們帶在身上,一方面保佑他們旅遊平安,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他們,家鄉有人倚門守候,應該早日歸來。這種溫馨的習俗,在現代就比較少見了。 一來因為現在醫藥發達,靠香包袪邪避毒的功能已經消失,再則在工商社會,人們的生活步調緊張,職業婦女也越來越多,她們無暇研究女紅手藝,因此每年端午節前後,就會有大量製作的香包在市面上出售,雖然圖案也繡得相當漂亮,但不免有些匠氣,而且採用的香料大多是化學物質,不但香味無法持久,更重要的是由於大量製造,己經失去了傳統香包,為人們生活帶來的情趣和其中的溫馨。中國傳統技藝 居住在鹿港鎮的張江招治老太太,老太太今年己八十高齡,可是手藝還是相當的好,做香包,從紙樣的剪裁,素緞的裱糊,摺邊的燙平,圖樣的刺繡,香包的綴縫,一直到外表的裝飾全要靠一雙巧手,穿針引線,聚精會神才能做出一個可愛玲瓏的香包。前後一概要花到兩個鐘頭的時間,最重要的是繡香包時,手指手掌絕不能出汗,不然會把緞面弄髒。 從老太太的身上,我們可以了解到什麼叫做中國傳統的婦女美德,尤其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,她帶著老花的眼鏡在昏黃的燈光下,一針一線,一線一針,繡出了一個精緻美麗的香包,也繡出了她的愛心和關心。更為中國傳統技藝繡出了一幅溫馨的圖畫。 另外在鹿港,還有一位王施香花女士,她也是製作香包的專家,王女士所做的香包與張老太太有明顯的不同,因為隨著時代的進步,紡織技術的革新,材料與形式並沒有絕對的限制,只要做起來適用美觀,任何樣都受歡迎。例如通草,海綿,不織布,化學纖維等等,都可以做為香包的材料。主要是看香包設計的用途和形式,來選擇最合適的材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