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鄒族 :::
歷史概說 鄒族先後經歷了幾次的移民。最早到此的鄒族早在約3,000至4,000年前已抵達台灣這個美麗的小島。鄒族相信族人都是由鄒的天神HAMO創造人間事物。 流傳早在傳說中的大洪水之前,鄒族人已活躍在嘉南平原一帶,千百年來的輾轉遷徙,最後定居於現今阿里山山脈與曾文溪、濁水溪上游流域。
人口分佈 鄒族在全台灣原住民族群裡為少數中少數,族人大多分布在本鄉達邦、特富野、里佳、樂野、來吉、山美、新美及茶山一帶。近年來因盛產高茶山、山葵及高冷蔬菜造就農業佳景,而休閒觀光業的發展亦使流失的族人漸漸回流。
宗教禮俗 由於近代西方宗教的傳入,鄒族族人多信仰天主教、基督教、長老教、真耶穌教…等。但鄒族傳統宗教儀式仍持續存在與進行著。 凡鄒族一切傳統儀式活動都在大社(達邦、特富野)舉行,居住在附近小社的族人必須都得要回到大社的本家(emo和monopesia,近漢族所謂「祠堂」相似)。 homeyaya,鄒族『小米祭』,約在每年7~8月之間在各氏族本家舉行。 鄒族人認為小米神是女性,所以在早期農業生產角色主要是由族裡的女性來扮演,而homeyaya對女性則更是重要的儀式。 在homeyaya傳統儀式中,鄒族部落長老乃依據當年是否獵獲人頭、是否整修會所、是否發生許多不幸的災難或疾疫,來決定mayasvi(戰祭)的舉行與否及舉行的確切時間。 現今mayasvi『戰祭』儀式過程已大為簡化,僅保留下簡單的「道路祭」、象徵性的「敵首祭」及「成年禮」,約在每年2~3月間於達邦、特富野兩大社的KUBA(男子集會所)輪流舉行。 mayasvi,這個盛大的『戰祭』儀式主要是「紀念過去的戰爭,也為祝禱將來所有不可避免的勝利」。其對象是諸神的最高天神HAMO、掌管軍事的軍神iafafejoi和掌管生命的司命神bosonfihi,甚至包括被獵人頭的靈hitsu,所以此儀式亦有「邀魂以安魂的意義」。
鄒族地名及分佈 阿里山區的原住民,自稱為鄒(COU或TSOU)意思是人或人類,一般學者將鄒族分為南、北二群,北鄒包括特富野群(Tfuya)、達邦群(Dabangu)、鹿都群(Luhgu)、以及已消失的伊母祝群(Imucu),前兩群主要分佈在嘉義縣阿里山鄉的達邦、樂野、來吉、里佳、山美、新美、茶山等七個村,此即是構成阿里山鄒族的主要人口。
根據內政部在民國八十年統計鄒族人口共6192人,這是包括都市原住民、平地原住民身分,若以山地鄉人口,則信義鄉 108 人,阿里山鄉3664人,以上為北鄒人;另有魚池鄉208人,水里鄉39人,應是北鄒人,合計4770人,約佔全部原住民人口的百分之1.78,可謂少數中的少數。 北鄒各亞群各為自主性部落組織,各有其領域、部落首領、軍事領袖、男性會所、歲時祭儀及聚落體系,也各不同的方言,儘管如此,社會結構相當一致,語言溝通無礙,且社會互動頻繁,關係密切,彼此皆認同為鄒族無疑。
資料來源:阿里山鄉公所